热搜: 购彩平台哪个最好app官网
中新网南京12月9日电 (王伟 徐珊珊)第三届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暨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国际会议8日在南京举行,院士专家为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发展“把脉会诊”,共探新机遇和新挑战。开幕式上,江苏省智能制造工程学会揭牌。
开幕式上,江苏省智能制造工程学会揭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
围绕航空发动机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向巧分析了高端装备工程科技创新能力体系、保障体系建设。她表示,航空发动机是典型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现代航空发动机几乎涵盖所有学科门类。构建航空发动机工程科技创新体系,是加快实现航空动力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
深化科教产教融合,大会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新模式。大会分别举行了第三届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暨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国际会议平行分论坛,分别是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与装备论坛、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论坛和复合材料设计与增材制造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指出,近年来,南航持续深化开放办学、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赢,不断加强校企校地战略合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构建以南航国际创新港为牵引,以国家级创新机构、校地研究院等为支撑的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新生态。
本次大会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创新联盟、“先进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南京长江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制造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协办。(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正在阿联酋迪拜举行。作为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务实实践者,中国的表现受到联合国有关机构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评价。
总台记者 杨渊:当地时间12月8日上午,中国角举办了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论坛以“深化南南气候务实合作,携手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相关国家部长代表、国际机构高级别代表以及相关领域资深专家与会交流讨论。
论坛上,中国代表介绍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方面的做法。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最大的受害者,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弱,得到的支持不足。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持续通过南南合作的方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动能源转型、提高气候韧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切实的帮助。中方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发出共同声音,维护共同利益。
与会代表在论坛上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予以高度评价,表示愿与中方一起继续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加强合作。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处服务司副司长 西里尔·奥诺雷:中国是少数几个拥有强大卫星项目运营能力的国家之一,而且其覆盖范围十分广泛。由于天气和气候没有国界,这种合作至关重要,没有一个国家能孤立地开展工作。中国对南南国家的支持持续多年,真正帮助世界气象组织成员更好地合作。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 迪玛·哈提卜:正如我在论坛上提到的,我们与中国政府有着长期规范的合作。中国在南南合作中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可扩展的。正在实施合作项目的国家都对此非常感激和赞赏,这是一种不断发展的伙伴关系。我们对此感到非常自豪。
马拉维自然资源和气候变化部部长 迈克尔·乌西:我们面对一系列挑战,过去两年气候变化多次导致龙卷风来袭。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学到很多应对经验,中国对我们的帮助很大,中国还与我们合作,确保我们建设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道路以及卫生、教育领域的其他设施。
论坛上,中国与乍得签署了首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非洲光带”项目文件,并与博茨瓦纳、基里巴斯、老挝等国环境部高级官员签署多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交付证书。
总台记者 杨渊:本次论坛是中国代表团自2011年以来举办的第十一届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体现了中国对于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有关各方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央视新闻客户端)